剑南春套现2.5亿,年内5家券商股东披露减持计划,什么信号?

admin 2 4

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【信披】查看更多考评等级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界面新闻记者 | 孙艺真

剑南春套现2.5亿,年内5家券商股东披露减持计划,什么信号?

  股东减持往往被视为市场估值重塑的催化剂。作为持有华西证券长达25年的“元老级”股东,剑南春的首次减持举动在券商板块激起涟漪。

  具体来看,华西证券(002926.SZ)近日发布股东减持公告,其第四大股东四川剑南春计划通过集中竞价与大宗交易两种方式,合计减持不超过2625万股股份,减持比例上限为公司总股本的1%。若以顶格减持比例来计算,剑南春预计可套现约2.5亿元人民币。

  华西证券在公告中明确,本次减持计划实施后,公司控股股东、实际控制人均不会发生变化,不会对公司治理结构及未来持续经营产生影响。

  此外,根据联交所9月26日最新披露,9月24日,华泰证券(06886.HK)被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减持247.6万股,减持后,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16.10%下降至15.95%;今年内,首创证券(601136.SH)股东城市动力的减持计划在1月完成,累计减持比例为2%。

  据界面新闻统计,2025年以来,A股共有5家券商披露过股东减持计划,包括华西证券、财达证券(600906.SH)、中银证券(601696.SH)、哈投股份(600864.SH)以及方正证券(601901.SH)。

剑南春套现2.5亿,年内5家券商股东披露减持计划,什么信号?

  从减持规模来看,财达证券和中银证券的股东计划减持比例更高,均为3%,华西证券、哈投股份和方正证券的减持比例则相对较小;实施进度方面,目前,3家券商股东的减持计划仍在预披露阶段,值得注意的是,方正证券股东的减持计划最终未能实施。根据方正证券7月30日披露的公告,股东中国信达原计划减持1%股份,但最终因“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” 未实施本次减持;减持交易方式上,财达证券、中银证券、华西证券均将大宗交易纳入减持方案。

  梳理各券商股东披露的减持理由,“自身资金需求” 、“业务发展需求”成为普遍解释。剑南春集团在告知函中明确表示,减持是出于“自身流动资金需求”。作为国内知名白酒企业,其业务与证券行业关联度极低。

  类似情况也同样包括中银证券的股东江西铜业。作为有色金属行业龙头,江西铜业对中银证券的持股亦属跨界投资。江西铜业在公告中同样指出,减持原因系自身经营发展需要。这已不是江西铜业首次减持中银证券,自2022年6月首次减持中银证券,该公司及其一致行动人持有中银证券的股份占比已低于5%。

  国资问题研究专家、上海天强管理咨询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界面新闻表示,有一部分股东减持,公告中标明是出于“资金需求”原因,这其中包含两种类型。

  “一种是原本就是财务投资者入股相关券商,锁定期结束后的变现行为,当然还有一部分,确实是一些大股东由于其自身业务变化、乃至是调整对于现金的需要。除了这个表面原因之外,还有两个原因:一是国有资本配置优化的考虑,目前很多国有企业在布局新质生产力领域加大投资,在传统领域的适当退出,便在情理之中;二是反映了券商行业面临的分化和洗牌,目前总体上券商行业还是不错的,但从长远看,行业的分化已经开始。从过去的‘牌照红利’到‘能力竞争’,相关国有资本可能是从这个角度进行考虑的。”祝波善进一步相界面新闻指出。

   *** 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对界面新闻指出,近期券商股东减持,折射出资本市场对券商行业盈利模式可持续性的重新审视。在注册制推进与投行业务周期性回落的背景下,传统通道业务收入承压,而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转型尚未形成稳定增长曲线,导致部分产业资本对券商股的长期ROE预期下调。其次,金融业“脱虚向实”政策导向下,实体企业更倾向将资金配置于核心产业链升级,而非持有周期性强的金融股权,体现了资本从金融板块向实体经济关键领域的再配置逻辑。

  谈及不同减持方式对市场的影响差异, *** 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界面新闻谈到,集中竞价减持透明度高但易引发短期股价波动,尤其在市场情绪脆弱时易形成“减持—下跌—恐慌—再下跌”的负反馈循环;而询价 *** 若能引入长期机构投资者,如保险、社保基金等,不仅缓解抛压,还能优化股东结构,提升公司治理稳定性。大宗交易则介于两者之间,若受让方为短期资金,仍可能间接冲击二级市场。监管层应鼓励“定向式”减持,如设定引入长期资金的比例要求、延长受让方锁定期,并建立减持方式与信息披露强度的联动机制。

剑南春套现2.5亿,年内5家券商股东披露减持计划,什么信号?

  减持公告释放的信号仍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微妙影响,股东的增减持行为往往被投资者解读为对行业前景的预判。投资者应如何理性看待?

  “作为投资者,一方面要关注哪些股东在退出,同时要关注哪些股东在‘进入’。股东减持并不是简单的负面信号,本身预示着行业的整合、调整、优化。”祝波善向界面新闻谈到,不同减持方式,适应于不同减持规模、周期方面的不同出发点。从对二级市场影响较小的角度,“询价 *** ”方式应该被积极鼓励,形成券商战略投资者有退有进的良性局面。

   *** 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界面新闻谈到,首先,投资者应超越“减持=利空”的线性思维。在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,减持若发生在业务模式陈旧、科技投入不足的中小券商,反而是市场出清的正常过程,为优质券商腾挪发展空间。其次,若减持后引入战略投资者或实施员工持股计划,则可能改善公司治理,激发经营活力,如部分券商通过股权变更推动财富管理转型。第三,投资者分析券商股时,应重点关注股东减持背后的股权结构变化、资金用途及后续资本运作动向,结合ROE(净资产收益率)趋势、机构客户占比、科技投入强度等指标综合判断。

标签: #减持 #股东 #证券 #券商 #中银 #华西 #剑南春 #投资者 #计划 #界面

  • 评论列表

  • 增减持行为往往被投资者解读为对行业前景的预判。投资者应如何理性看待?  “作为投资者,一方面要关注哪些股东在退出,同时要关注哪些股东在‘进入’。股东减持并不是简单的负面信号,本身预示着行业的整合、调整、优化。”祝波善向界面新闻谈到,不同减持方式,适应于不同减持规模、周期方面的不同出

    2025年09月29日 01:48
  • 信息披露强度的联动机制。  减持公告释放的信号仍可能对市场情绪产生微妙影响,股东的增减持行为往往被投资者解读为对行业前景的预判。投资者应如何理性看待?  “作为投资者,一方面要关注哪些股东在退出,同时要关注哪些股东在‘进入’。股东减持并不是简单的负面信号,

    2025年09月29日 12:29
  • 社保基金等,不仅缓解抛压,还能优化股东结构,提升公司治理稳定性。大宗交易则介于两者之间,若受让方为短期资金,仍可能间接冲击二级市场。监管层应鼓励“定向式”减持,如设定引入长期资金的比例要求、延长受让方锁定期,并建立减持方式与信息披露强度的联动机制。  减持公告释放的信号仍可能对市

    2025年09月29日 08:56
  •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【信披】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  界面新闻记者 | 孙艺真  股东减持往往被视为市场估值重塑的催化剂。作为持有华西证券长达25

    2025年09月29日 03:45

留言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