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admin 5 4

夜店没人开卡座,啤酒还敢涨价?百威亚太的"断臂求生"能奏效吗?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,百威亚太中国区销量同比暴跌9.2%,收入下滑12.7%,净利润更是缩水近两成。更令人震惊的是,公司员工总数从2.5万锐减至2.1万,其中中国区就裁掉近3000人。这场"裁员地震"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局?曾经叱咤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百威,为何突然"不香了"?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高端化战略为何遭遇"滑铁卢"?

2024年底,百威做出一个看似精明的决定:对旗下高端产品全线提价。这本该是提升利润的常规操作,却意外引发了一场"销量雪崩"。市场数据显示,提价后百威高端产品销量断崖式下跌,销售单价同比下降3.9%,曾经高达50%的市场份额如今已缩水至40%。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"现在夜店都没人开卡座了,还敢涨价?"网友的吐槽直击要害。在消费降级的大环境下,百威误判了消费者对价格的敏感度。当一瓶啤酒的价格逼近一杯奶茶,年轻人开始用脚投票——转向青岛纯生、雪花勇闯天涯等更具性价比的国产品牌。

更致命的是,百威的提价策略恰逢本土品牌高端化集体发力。青岛啤酒推出"百年之旅"系列,华润雪花与喜力联姻后推出"匠心营造",这些产品在品质不输国际品牌的同时,价格却亲民得多。某经销商透露:"现在商务宴请用青岛'百年之旅'既体面又省钱,谁还非选百威?"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夜场萧条下的"生死劫"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百威的另一个命门,是其过度依赖的夜场渠道正在经历寒冬。长期以来,夜场渠道如酒吧、餐厅等,是百威的重要销售阵地。但如今,整体消费疲软,夜场的客流量大幅减少。消费者去酒吧、餐厅的次数少了,在这些场所消费啤酒的频次和数量也随之锐减。数据显示,2024年全国酒吧闭店率高达27%,KTV数量缩减至5.8万家,较疫情前减少近四成。这些曾经灯红酒绿的场所,如今客流量普遍腰斩。

"以前一晚上能卖三四十箱百威,现在能卖十箱就不错了。"北京三里屯某酒吧经理苦笑道。夜场消费的断崖式下跌,直接冲击了百威的基本盘。2024年四季度,百威中国区销量同比骤降18.9%,创下历史最差纪录。

雪上加霜的是,百威在转型非即饮渠道时明显慢半拍。当华润雪花通过社区团购实现销量逆势增长,青岛啤酒在直播电商玩得风生水起时,百威却还在依赖传统经销商体系。直到2025年,其B2B平台BEES才仓促覆盖320个城市,错过了渠道转型的更佳窗口期。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本土品牌如何"偷家"百威?

在这场啤酒大战中,最精彩的戏码莫过于本土品牌的"逆袭"。青岛啤酒凭借"一城一厂"策略,在区域市场深度渗透;华润雪花通过"雪花+喜力"双品牌战术,既守住大众市场又抢占高端份额;连燕京这样的老牌选手,都靠着无醇啤酒开辟了新赛道。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本土品牌的杀手锏在于"更懂中国胃"。青岛推出的"白啤"系列精准捕捉女性消费者,华润与小龙虾品牌联名的"佐餐啤酒"成为夜市爆款,重庆啤酒甚至开发出火锅专用啤酒。反观百威,除了常规的瓶装升级,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创新。

渠道下沉更是本土品牌的制胜法宝。在三四线城市,华润构建了"一镇一 *** " *** ;青岛啤酒的冷链配送能直达乡镇烧烤摊;连精酿品牌"泰山原浆"都实现了"当日生产次日达"。而百威的渠道仍集中在一二线城市,眼睁睁看着下沉市场被瓜分。

面对困局,百威在2025年开启了"刮骨疗毒"式改革。新任CEO程衍俊提出聚焦"百威+哈尔滨"双品牌战略,全力拓展家庭消费场景。但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调整更像"亡羊补牢"——青岛早已推出"家庭欢聚装",华润的"社区酒馆"模式都跑通两年了。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整个啤酒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:高端化天花板已现,无糖、低醇产品增速超30%;即饮场景萎缩,社区团购渠道占比突破35%;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,颜值经济催生果味啤酒热潮。燕京凭借"无醇啤酒"实现利润增长,珠江啤酒靠"精酿工坊"吸引年轻客群,连嘉士伯都在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。

这场洗牌中,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。2024年行业整体产量下降0.6%,营收下滑5.7%,成为食品饮料中唯一负增长品类。大麦价格上涨20%,铝罐成本增加15%,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。有分析师预测:"未来三年,至少会有两个主要品牌退出中国市场。"

站在十字路口的百威,裁员或许只是开始。要重获消费者青睐,它必须回答三个问题:如何让产品更符合健康趋势?怎样融入新兴消费场景?能否放下身段与本土品牌正面竞争?毕竟在这个连茅台都开始卖冰淇淋的时代,没有什么"高端神话"是不可打破的。

百威亚太 “瘦身” ,中国区近 3000 人被裁!还要涨价

写在最后

啤酒行业的竞争已进入"拼刺刀"阶段。当消费分级取代消费升级,当国潮自信碾压品牌迷信,外资巨头们或许该明白:中国市场,早已不是那个靠品牌光环就能通吃的年代了。百威的困境给所有快消品企业敲响警钟——要么本土化,要么被边缘化。

参考资料:

失业经理人《百威亚太减员4000人,中国区裁员近3000人!网友:“夜店都没人开卡座了,还敢涨价?”》

编辑丨苏三

标签: #百威 #啤酒 #华润 #本土品牌 #中国区 #高端 #消费 #夜场 #市场 #渠道

  • 评论列表

  • 聚焦"百威+哈尔滨"双品牌战略,全力拓展家庭消费场景。但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调整更像"亡羊补牢"——青岛早已推出"家庭欢聚装",华润的"社区酒馆"模式都跑通两年了。整个啤酒行业正在经历深刻变革:高端化天花板已现,无糖、低醇产品增速超30%;即饮

    2025年05月13日 09:27
  • 这场"裁员地震"背后,隐藏着怎样的行业变局?曾经叱咤中国高端啤酒市场的百威,为何突然"不香了"?高端化战略为何遭遇"滑铁卢"?2024年底,百威做出一个看似精明的决定:对旗下高端产品全线提价。这本该是提升利润的常规操作,却意外引发了一场"销量雪崩"。

    2025年05月12日 23:26
  • ,社区团购渠道占比突破35%;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,颜值经济催生果味啤酒热潮。燕京凭借"无醇啤酒"实现利润增长,珠江啤酒靠"精酿工坊"吸引年轻客群,连嘉士伯都在加速布局东南亚市场。这场洗牌中,没有谁能够独善其身。2024年行业

    2025年05月13日 00:00
  • 刮骨疗毒"式改革。新任CEO程衍俊提出聚焦"百威+哈尔滨"双品牌战略,全力拓展家庭消费场景。但业内人士指出,这种调整更像"亡羊补牢"——青岛早已推出"家庭欢聚装",

    2025年05月13日 07:37

留言评论